5 月 21 日星期日,在日本广岛举行的七国集团峰会结束时,乔·拜登总统对美中关系最近的解冻表示欢迎,该关系在 2 月美国击落了中国发射的气球后变得冰冷。在被美国飞越大西洋的导弹击落之前,气球飘过加拿大和美国领土。国务卿安东尼·布林肯当时取消了计划中的北京之行。 美国国防部承认,气球携带的任何监视设备都不会超越中国卫星的收集能力。尽管如此,几周的气球歇斯底里还是接踵而至。
拜登在日本对媒体说:“这个载有两节货车间谍设备的愚蠢气球在美国上空飞行,被击落,然后两国交流等一切都变了。” “我认为你很快就会看到两国关系开始解冻。”
在美国经济陷入衰退和主要银行陷入困境的情况下,与中国断绝关系对美国经济来说将是灾难性的,也会使拜登的连任希望落空。美国一直试图与北京重启对话,包括要求拜登与习近平主席举行会晤,目前正在讨论中,届时习近平将出席在旧金山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 (APEC) 峰会。 .
拜登在七国集团闭幕新闻发布会上的乐观评估是在美国国家安全顾问杰克沙利文与中国最高外交官王毅在维也纳举行为期两天的会晤之后发表的。两人闭门会面共计12个多小时。
与以往拜登政府与中国官员的接触不同,沙利文与王毅的会谈显然没有回避棘手问题。根据美中双方的公告,两人详细讨论了乌克兰战争,以及他们对台湾局势的不同看法,甚至是美国是否处于永久衰落状态的问题.据官方消息,沙利文就中国在沙特阿拉伯和伊朗之间的斡旋向王毅表示祝贺,甚至表示鼓励中国调解俄乌战争。
这些会谈没有事先宣布,而是在保密的情况下进行的,以促进交流。
回到安克雷奇之前?
拜登政府时期美中关系的问题很早就出现了。拜登就职后不久,沙利文和布林肯于 2021 年 3 月在阿拉斯加州安克雷奇与中国同行举行了灾难性的三轮会谈。前美国驻华大使馆二号人物,查斯·弗里曼透露他是1972年理查德·尼克松总统对中国的突破性访问的翻译,布林肯和沙利文在与中国官员最初接触时表现出的傲慢使北京相信华盛顿正在中国后院包括台湾的势力范围内寻求军事力量,但是美国早就承认台湾是“一个中国”的一部分。
拜登政府过去两年的几乎所有行动都强化了这样一种观点,即美国寻求与日本、韩国、澳大利亚、越南甚至台湾建立军事联盟来包围中国。
2022 年 12 月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举行的 20 国集团会议期间,拜登与习近平之间的会谈似乎表明,两国关系有可能重新开始。然而,此时华盛顿的情绪已经变得如此反华,以至于不可能执行两国领导人制定的原则性协议。气球事件进一步激化了华盛顿的反华情绪,一系列侮辱已经将其推向沸点。
• 众议院新的共和党多数派成立了一个特别委员会来调查中国共产党的活动,为两党抨击中国创造了一个平台。
• 时任众议院议长南希佩洛西于 2022 年 8 月 2 日访问台湾,表明放弃了自 1972 年以来主导美中关系的一个中国政策。她是 25 年来访问台湾的最高级别美国官员,它是在美国扩大军事援助的背景下出现的。
• 拜登在四个不同的公开场合声称,如果大陆军队入侵,美国将在台湾提供军事援助。这是对所谓战略模糊政策的明确放弃,该政策阻止了台湾宣布独立的任何举动,因为不确定如果中国大陆的人民解放军 (PLA) 试图控制台湾,美国将如何回应。
• 2023 年 4 月 5 日,新任众议院议长、共和党众议员凯文麦卡锡在加利福尼亚州里根图书馆会见了台湾总统蔡英文。
美国情报消息人士表示,中国人会等到麦卡锡与蔡英文会面之后,再与拜登政府进行任何外交接触。
尽管一连串挑衅,中国当局对对话持开放态度的第一个迹象出现在 2023 年 5 月 8 日,当时美国大使。尼古拉斯·伯恩斯与中国新任外长秦刚首次会面。会议结束后,秦刚大使告诉记者,中国的首要任务是“稳定中美关系”。
王文涛预计将于 5 月 25 日访问美国。他计划会见商务部长吉娜雷蒙多和贸易代表凯瑟琳泰。拜登的气候问题特别顾问、前国务卿约翰·克里应邀访问北京,扩大两国在全球变暖问题上的合作。
七国集团声明攻击中国
就在拜登就与北京恢复对话发表乐观声明时,广岛七国集团会议发表了反对中国的声明。一份声明警告中国在南海继续采取行动,要求中国“不进行干涉活动”。最终公报攻击了中国关于“经济弹性和经济安全”从事“普遍、不透明和有害的工业补贴、国有企业扭曲市场的做法、各种形式的强制技术转让,以及其他创新战略的做法”的国家依赖性和系统性漏洞”。 虽然声明没有点名中国,但言外之意昭之若揭,因为中国不遵守外国强加的不利于国民经济发展的“规定”。其他措辞,如谴责“经济胁迫”,旨在反对中国的“一带一路”全球基础设施建设倡议;西方宣传声称该计划在过去十年中对相关国家发展基础设施的 1 万亿美元投资不过是“债务陷阱外交”。
拜登政府是否会继续尝试双管齐下,通过严厉的反华言论和立法来平息国内的反华偏见,同时试图恢复“正常”的外交接触? 可以肯定的是,中国官员将仔细观察最近的举措是真实的,还是只是试图在以最终与中国开战为前提的政策上伪劣笑脸。